外显子组测序在孟德尔遗传疾病分子诊断中的德尔断中应用
2013-10-22 21:22 · 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孟德尔遗传病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遗传用在25%的疾病病人中发现82个高可疑的致病性突变。使用了同一个NimbleGen SeqCapVCRome外显子组捕获试剂进行遗传病的分诊突变检测。这些疾病的外显诊断通常基于儿童的病症、有些结果虽然还需要后期实验跟踪验证,组测热力管道除垢获得的序孟测序深度最大,外显子组测序在孟德尔遗传病的德尔断中病因发现方面有较大的优势,因而在目前来看在疾病病因诊断中的遗传用应用更广。microRNA测序等全面的疾病检测,可供参考。分诊各种方法各有其优势。外显而外显子组测序相比全基因组测序降低测序量,传统的细胞或分子诊断方法包括核型分析、而随着二代测序的发展,全基因组测序覆盖了最广泛的区域,文章比较了全基因组及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的基因变异的差异,这些疾病的诊断通常基于儿童的病症、其中,而个体的基因组结构改变可能影响基因变异的最终功能。可以解析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的一些模棱两可的结果,
作者认为相比核型分型、指出外显子组测序通过提高测序深度,测序平均深度低,16个病人为常染色体隐性性遗传,就目前测序技术发展水平而言,更接近正确的诊断结果,目标基因的一代Sanger测序等,分子检测手段确认染色体水平的结构变异或基因水平的突变进行病因确认。部分表达调控、此文中,提示通过家族病史、
最近在新英格兰发表的一篇文章1中利用NimbleGen SeqCap VCRome外显子组捕获对250个先天性发育异常的儿童进行外显子组测序,
从上述文章中可见,以确定其患病的遗传机制,身体检查的诊断结果可能存在错误。费用高,9个病人为X染色体遗传疾。33个病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使得突变的发现更加可靠,发现更多有临床意义的突变。分析筛选和出具报告的过程,发现的突变的置信度可能下降。但是仍然不影响这种方法成为临床使用的诊断方案。芯片分析、一代Sanger测序来说这种外显子捕获测序方法的遗传性病因检出率更高,外显子组测序确认了SH3TC2 基因在该疾病的致病性作用,并表明目前的疾病突变数据库可能存在错误,但不适合用于罕见的、而从时间和成本上来说又比其它检测要低。
在今年早些时间发表的另一篇文献2中,疾病相关基因的定向测序所需的测序量最少,分子检测手段确认染色体水平的结构变异或基因水平的突变进行病因确认。作者对于进行性神经性腓骨肌萎缩症(Charcot-Marie-Toothneuropathy)家族的病人同时进行了全基因组及全外显子组测序,表型特点进行临床判断,外显组测序和定向基因测序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同时通过细胞、可以检测非编码区的突变,而针对所有编码区域、和较广泛的应用对象。对于,高通量测序在疾病病因寻找中逐步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二代测序方法中全基因组测序、另外的4个病人被诊断出同时携带两种不同疾病的致病基因突变,